
文献解读
摘要:颅底区域解剖位置深而且不规则,同时有重要神经血管交织在此,造成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如何完整切除大体积的颅底肿物一直困扰着我们。近些年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因具备低温切除病变的同时兼有消融、止血、冲洗、吸引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脊柱外科、整形外科等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内镜经鼻颅底外科的发展与现状: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 HermanSchloffer成功实施了首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1992年后,国内学者通过多学科合作、颅底外科学习班的经验交流以及手术设备的更新,颅底外科手术技术和适应证得到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目前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成为微创神经外科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低温等离子射频的临床应用:2013年9月至11月,对10例颅底肿瘤患者行内镜经鼻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下的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本组病例的术中中位数出血量为285mL,中位数手术时间为95min,中位数住院时间15.7d, 10例患者的肿瘤均被彻底切除,随访16~18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远期结果尚在继续随访中。随后又对12例侧颅底肿瘤患者进行了内镜经鼻或经口等低温离子射频辅助下的肿瘤切除手术。该组病例术中中位数出血量为190mL;中位数手术时间为95min。12例患者的肿瘤均被彻底切除,随访28~30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远期结果尚在继续随访中。
展望: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因其自身具有切割、电凝、止血、冲洗、吸引等诸多功能于一身,逐渐被应用于外科手术中。由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的使用,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手术视野清晰、出血少、易操作、术后并发症少,为颅底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技术符合微创理念。在内镜照明影像系统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必将在内镜经鼻颅底外科取得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 ,射频消融 ,内镜经鼻,颅底外科,颅底肿瘤
原文发表于2017年9期 《山西医药杂志》,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脊柱内镜为代表的脊柱微创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UBE是指在单侧通过双通道进行的脊柱内镜下手术。这是一项改良的微创脊柱内镜技术。与传统椎间孔镜的单通道内镜技术不同,UBE需要建立2个通道,类似于关节镜技术,包括观察通道和器械操作通道。目前,我国该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成功为一名腰4/腰5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全内镜UBE/BESS单侧入路双侧减压(ULBD)手术,针对中央椎管及双侧神经根管减压。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将消融中线舌状切除术作为独立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有效性。我们还旨在比较该手术程序对仰卧和非仰卧呼吸暂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