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鼻咽及鼻咽部囊肿
鼻咽,前以后鼻孔为界,与鼻腔相通;顶为蝶骨体及枕骨底部;后壁相当于第1-2颈椎;前下为软腭,与口咽相通。鼻咽部黏膜自内向外分为黏膜层,纤维层,肌肉和外膜层。鼻咽部囊肿为耳鼻喉科并不常见的鼻咽部良性肿物,一般病程较长,初期症状隐匿,不易被发现。
临床表现
由于部位相同,故鼻咽部囊肿的症状相似。头痛为较为常见的症状,部位多位于枕部,与蝶窦炎相似;当鼻腔后部脓涕流向咽部,引起恶心不适,可伴有鼻腔异味;有时鼻咽部有压迫胀满感及疼痛;颈后肌肉酸痛,僵直;当分泌物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囊肿较大堵塞后鼻孔时,可发生鼻塞。囊肿可破裂,此时头痛症状迅速减轻,故头痛可呈周期性变化。
射频等离子在手术操作中的应用
1.经口插管全麻。
2.开口器撑开咽腔,分别以两条导尿管自前鼻孔导入,经后鼻孔自口咽部导出,前后端系紧,拉拢软腭,以更好的暴露鼻咽。
3.鼻咽顶壁及后壁囊肿。
(1)于70°鼻内镜钳取部分组织留送术后病理检查。
(2)用等离子射频刀直接消融切除,类似“揭盖”法。值得注意的是等离子射频刀应该轻附于囊肿黏膜表面,而不能按压,否则易造成出血或过度损伤。对术中的小出血点应及时止血,以保证术野清晰。
(3)基底部的处理应格外注意,既要保证囊肿的完全切除,又不能过度破坏周围组织。手术要求消融至纤维层,注意消融时应缓慢进行,亦不应采用更高档的能量,防止损伤肌肉组织或对周围组织过度损伤。
(4)鼻咽侧壁囊肿:可于基底部开始切除,此时助手持鼻内镜,术者左手持钳,右手持等离子射频刀,将囊肿拉向健侧,以更好地显露囊肿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此种方法易将囊肿完整切除。
*以上内容均摘录自《耳鼻咽喉等离子手术学》第五章节<等离子射频手术在鼻部疾病的应用>第五节<鼻咽囊肿等离子射频切除术>,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