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口及口咽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3-19文章作者:上海埃度浏览次数:298次
返回目录

1998年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开始应用于扁桃体的手术切除,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生理盐水灌注到咽腔。虽然等离子技术基本实现了术野的无血操作,但由于刀头细小,切割组织的范围过小,使得手术的总体时间仍落后传统的手术方式。当时的手术优势主要体现在组织减容方面,来消融成形后的咽腔软组织厚度,以减小肥大的舌根体积,但在舌体减容方面,尚无先例。

2007年,我国创立了低温等离子舌打孔术(coblation-channeling of tongue,CCT)。该术式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保证了手术安全性,具有最小的手术切口、最轻的炎症反应、最少的瘢痕愈合和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的特点。另外,射频产生止血效果,可以避免出血、舌内血肿等并发症,而且患者的语言和吞咽功能均不受影响。


后来研制出自带输送盐水和吸引功能的刀头,等离子射频低温消融能够适用于“干燥术野”的环境下,某些情况下还使用吸引装置保持术野清洁。该模式刀头的出现大大地扩展了其在耳鼻喉科手术中的应用范围,传统术式不易彻底切除干净的良性肿瘤,如蔓状血管瘤、咽淋巴管瘤等疾病,也有显著的优势。手术过程中既可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的可疑病变,又不至于过分切除正常组织,损伤小,降低术后复发几率。


*以上内容均摘录自《耳鼻咽喉等离子手术学》第二章节




热门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资讯
咨询

点击咨询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