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NIP)?
病理特点:表层上皮过度增生,向基质内呈乳头状增生,可表现为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及纤毛柱状上皮同时存在。上皮向内翻转,形成实体性细胞巢或细胞团块,但基底膜完整,瘤细胞的异型性并不严重。在肿瘤组织结构上虽属良性,但有很强的生长力,可以呈多中心发生,易破坏周围组织和骨质,向邻近器官扩展,切除后易复发,有恶变倾向。故多将其归属为良,恶性之间的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或潜在恶性肿瘤。
临床治疗
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NIP具有的优势是:出血少,术野清晰,可达到肿瘤整块彻底切除,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微,是一种更微创的治疗NIP的手术方法。
手术适应证
☑ I级及II级肿瘤,在清楚暴露肿瘤基地时可以完全应用等离子射频刀将肿瘤整块手术切除。
☑ III级肿瘤可以先应用切吸钻切除大部分肿瘤,基底再用等离子刀进一步切除和处理,即:切吸钻结合等离子射频完成手术。
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 出血:术中出血就会造成术野模糊而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处理方法:等离子刀沿肿瘤基底进行切割,勿进入肿瘤实质,可以避免出血。
☑ 基底暴露困难:清晰地暴露基底是完成手术的关键,对于肿瘤较大经过收缩仍难以暴露基底时,则单纯应用等离子刀完成手术将很困难,此时可以先应用切吸钻切除大部分肿瘤,残余少量肿瘤及基底再用等离子刀处理更为合适。
☑ 焦痂堵塞刀头:在切割组织时常可预见焦痂堵塞刀头,反复的清理焦痂不仅使手术时间延长,也可损害刀头而减弱等离子效应。处理方法:在不影响手术操作视野的基础上,尽量维持较大流量的氯化钠,另外,刀头接强力吸引器也可减少焦痂形成的机会。
*以上内容均摘录自《耳鼻咽喉等离子手术学》第五章节<等离子射频手术在鼻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